2022年,船營區委、區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,按照《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(2021-2025年)》有關要求,結合船營實際,推進科學民主決策,加快政府職能轉變,規范行政行為,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,為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法治保障。
一、主要舉措和成效
(一)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
1.制定目標任務,壓實工作責任。組織召開船營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第四次會議,審議通過《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重點工作任務》《船營區落實<新時代法治人才培養規劃(2021年-2025年)>重點任務分工方案》,明確2022年任務重點、責任部門,確保依法治區各項工作落實到位。開展我區2021年度領導干部述法評議,進一步壓緊壓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。
2.推進職能轉變,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。加強鄉鎮(街道)便民服務中心和村(社區)服務點建設,實現政務服務事項就近辦、網上辦和馬上辦,打造船營區“15分鐘政務服務圈”。編制行政許可事項清單,梳理完成區政府部門實施的行政許可事項124項。
3.持續優化舉措,改善營商環境。深入推進企業開辦電子化、“證照分離”和“一址多照”“一照多址”“集群注冊”等改革舉措,新登記市場主體9812戶,新增“個轉企”214戶。通過優化企業注冊登記流程、依托“e窗通”一網通辦等措施,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2小時,個體工商戶注冊登記實現即來即辦、即辦即結。推行行政檢查執法備案智能管理改革,完善行政檢查執法人員信息和監管檢查事項,通過微信群和電話指導等方式,傳達工作精神,宣傳應用信息,幫助各部門解決使用“我要執法”app過程中遇到的各類操作難題。截至2022年末,船營區共有執法人員535人,執法事項212項。
4.夯實數字政府,推進數字化建設。依托城鄉基層治理數字化平臺,將網格劃分、人口信息、隊伍力量、房屋設施、事件分布等基礎信息納入全市資源“一張圖”,有效提高了監管、服務、決策的智能化治理水平。通過人房關聯顯示重點人員居住家庭、單元、樓宇等信息,為各級領導決策提供有力數據支撐。截止2022年末,全區15個鄉鎮街道、119個村社區全部開展基礎數據采集工作,共劃定網格1154個,平房區502個,小區545個,錄入系統樓宇2608棟,家庭210046戶,人口關聯435354人。
(二)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
5.嚴把質量,加強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清理。通過政府法律顧問審查規范性文件合法性,凡涉及減損公民、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增加義務的內容,責令起草部門提供法律依據,不得與上位法抵觸,全年共審查規范性文件法律8件。開展全區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,依法確認規范性文件22件,并將清理結果目錄通過區政府門戶網站向社會進行公布。
6.健全完善行政權力制約監督機制,自覺接受各方面監督。 一是政府內部監督。發布《船營區人民政府內部層級監督制度》,加強區政府對所屬部門和下級政府的各項監督,全年對區內16名黨政領導干部開展經濟責任審計。二是營商環境監督。組織13名監督員召開營商環境專題座談會,分別對政務服務、道路交通和惠企政策兌現等問題提出意見建議,為建立營商環境監督員監督反饋常態化機制奠定了堅實基礎。三是社會公眾監督。依據《信息公開條例》,建立政務公開制度,梳理政務公開清單,在船營區政府門戶網站開辟政務公開專欄,依法公開政務信息。
(三)重大行政決策科學民主合法
7.健全決策機制,嚴格依法審查。下發了《2022年度船營區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》,并在網站上向社會公開,對重大行政決策根據實際情況實行公開征求意見、專家參與論證、合法性審查、區政府常務會議審議等制度,不斷提高決策的科學化、民主化水平。嚴格執行《船營區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事項標準規定》,對納入區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的事項標準進行細化、量化。
8.完善法律顧問制度,發揮依法決策作用。健全法律顧問(公職律師)聘用、管理考核等制度?,F區委聘用法律顧問1名,區政府聘用法律顧問8名。其中,專職征收拆遷法律顧問1名,專職信訪法律顧問1名,5名法律顧問實行工作日值班。2022年共審查鄉鎮(街道)及政府部門法律事務25件、重大行政決策1件,參加常務會議12次,充分發揮了政府法律顧問在重大行政決策、行政合同審查、法律風險評估、法治政府建設中的重要作用。
(四)行政執法權責統一、權威高效
9.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,加強行政執法協調監督。一是建設鄉鎮街綜合執法平臺,組建鄉鎮(街道)基層綜合執法隊,全年發放綜合執法證65本。二是全面落實執法力量下沉工作,實行“吹哨報到”機制,區應急局、住建局等6個執法部門共派駐14名執法專員,執法事項包括占道經營、無證經營、土地管理等,全年各鄉鎮(街道)向市區執法部門吹哨92次,極大緩解了基層執法力量不足,切實提高了基層執法能力和水平。
10.加強重點領域執法。安全生產方面。采取“四不兩直”“明查暗訪”等方式,抓好問題隱患整改,嚴防漏管失控。全年累計檢查各類生產經營單位1.9萬戶次,排查整治各類隱患2400多處,維護了安全生產形勢的持續穩定。市場監管方面。開展“雷霆2022”和民生領域“鐵拳攻堅雙百戰役”等專項整治行動55項,案源登記線索91件。全面推進“雙隨機一公開”監管工作,編制年度抽查計劃51項。其中,聯合抽查17項,占比達33.33%。教育執法方面。進一步規范民辦教學機構辦學行為,嚴查違規“變異”培訓、違規補課及寒暑假開展學科類培訓等違規違法行為,開展聯合執法8次,科室獨立執法15次,查處無證辦學機構8所,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外培訓負擔,維護廣大學生家長切身利益。
11.積極開展普法宣傳工作,營造良好氛圍。一是制定并下發《2022年船營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》,將習近平法治思想、憲法、民法典納入區委理論中心組重點學習內容。二是在世紀廣場開展“走進基層 服務民生”集中普法宣傳活動,邀請法律顧問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,解答法律糾紛問詢50余人次,發放宣傳品1000余份。三是線上線下圍繞婦女兒童維權、4.15國家安全日、“5.12”防災減災日、預防電信詐騙、信訪工作條例、民法典宣傳月等主題學習宣傳活動40余場。四是繁榮發展法治文化,開展“普法宣傳潤民心 法治巡演進船營”活動,邀請吉林省法治文藝巡演藝術團在北山公園開展法治巡演活動?;顒蝇F場擺放宣傳展板20余塊,發放宣傳資料2萬余份,解答群眾法律咨詢50余人次。五是推進“誰執法誰普法”,制發《關于推動船營區“誰執法誰普法”責任制貫徹落實的通知》,明確普法重點內容,統籌推動各單位落實全年重點普法工作任務。六是深化法治鄉村建設,開展送法進村屯、送法進商鋪、普法大集等特色化鄉村普法活動,搜登站鎮何家村、大綏河鎮小綏河村被評為第九批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。
(五)社會矛盾糾紛依法有效化解
12.充分發揮人民調解作用,妥善處理矛盾糾紛。充分發揮百姓說事點、個人調解工作室和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職能,強化司法所與鄉鎮(街道)聯動配合。2022年,全區辦理人民調解案件420件,調解成功420件,調解成功率為100%,實現矛盾糾紛“零激化”,防止了民轉刑案件發生。
13.突出難題整治,扎實履行維穩職能。嚴格執行《關于規范船營區機關信訪秩序的實施意見》,針對事涉我區重點疑難信訪事項,特別是案情復雜、事涉多個部門、穩控難度較大、易發生越級訪或發生集體“三堵”上訪事件的信訪事項,開展區級領導接訪下訪工作,共接訪102件次420人次。
二、下步工作安排
一是提高政治站位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,深化改革,狠抓落實,堅定不移把法治政府建設推向深入。按照《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(2021—2025年)》及《市縣法治政府建設示范指標體系》(2021年版)的要求,不折不扣落實上級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的各項決策部署。
二是不斷強化依法行政和行政執法能力。持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,為創建省級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區奠定基礎。發揮執法監督功能,持續推進行政執法三項制度。建設致和街道、歡喜鄉政府基層綜合執法平臺試點。落實行政復議體制改革,嚴格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。提高政府決策合法性審查質量,規范審查流程。發揮政府法律顧問服務效能,切實當好政府決策的參謀助手。
三是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力度。進一步推進“誰執法誰普法”,常態開展普法宣傳活動,提高群眾的法律認知水平,為法治政府建設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。深入開展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》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》等法律法規的學習培訓,進一步提高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和法治理念,切實增強依法行政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,提升依法履職的能力和水平。